2020-09-27
海鲜,在当下牵动着多方神经。9月,东海结束休渔期,在颇有名气的舟山渔场,渔港码头的渔船扬帆出海,渔民张开鱼网洒向海面。渔业生产商在国内市场的海鲜销量增速恢复至20%,海鲜供应商市场里一个海鲜摊位一天能净赚千元以上,冷藏车司机连跑数小时无休只为将海鲜准时送达,物流企业动用无人机周转与舟山各分散岛屿间揽收海鲜,电商反复检测海鲜品的药物残留……久违的热闹回来了。
不过,海鲜市场热闹的前夜,是肉眼可见的冷清,压力从末端消费传导至上游生产。一切向好时,历经数月疫情反复的海鲜市场,经历了怎样的波折起伏,又暗含着怎样的变革涌动?
商户恢复进口采购,海鲜市场稳步回暖
“海鲜市场又热闹起来了”,这是东海开海后,一群靠海吃海人的亲身感知。
一度被疫情搅动的海鲜市场正在逐步回暖。海鲜渠道商、渔民、经销商等与大海打交道的从业者、平台方均体感到海鲜消费日渐强烈,大量海鲜“涌”向工厂、超市、电商、农贸市场,部分平台已重新恢复对进口海鲜的采购。海鲜整体销量在慢慢提升,海鲜市场呈现逐步回升的趋势。
国产海鲜并未受到太大影响,销售保持正常状态;进口海鲜(三文鱼和厄瓜多尔白虾除外)从上周开始恢复销售,销量缓慢回升。“东海开海后,海鲜采购源头随之扩充,也会加大进货量。”生鲜电商时刻盯着海鲜市场的风吹草动。
不仅限于电商渠道,线下农贸市场海鲜销量与年初相比,也有了明显的回升。向上游追溯时,更靠近大海的渔业生产商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的变化。
农贸市场、各个省会城市的批发点、大型餐饮连锁和传统商超是翔泰渔业的主要销售渠道。“疫情期间,因大量餐饮企业歇业,有海鲜供应商大量订单被取消,销量萎缩。”
大型餐饮连锁的订单主要是定制化商品,取消订单让我们承受了很大的销售压力。“正规进口冷冻海鲜产品 主要分活鲜、冰鲜和冷冻产品。冰鲜保存期是7-10天,过了这个周期产品就要倒掉;活鲜由于脱离了养殖环境,存活率也受到影响。”
不过,渠道商、供应商数月前面临的危机,均因海鲜消费回温得以迎刃而解,一切都在向好。
上一条: 海鲜冻品配送与时间赛跑,全程控温控盐
下一条: 冻品供应商要火?